头部
各省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 各省动态

各省动态

“小切口大动作”安徽省铜陵市通过开展紧密型医联体试点改革推动世行项目实施

作者:阅读数:2018-10-17

安徽省铜陵市在紧扣国家和世行项目对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发展要求的同时认真分析谋划确定医联体试点改革基本思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小切口大动作”做实做细做优家庭医生为切入点围绕“体系升级、服务升级、保障升级、能力升级”,突出医保支付方式创新和医防融合模式创新,努力打造一个联系更加紧密的城市医联体,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一)体系升级,实现四个共享

1家三甲医院、1家二级医院、21家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共同组建成立了市立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围绕构建管理共同体、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专门成立了联合党委和理事会,制定了《铜陵市立医院医疗联合体(集团)章程》,统一设立了医疗事务部、社区卫生服务事业部、人事管理部、财务管理部、综合管理部以及医联体办公室等职能部门,推进实现“四个共享”,即实现人员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享。

(二)保障升级,完善两大政策

一是创新医保支付方式,放大杠杆效应。建立签约人口总额预付制度,以家庭签约服务人口为基数,医保基金总额预付,由医联体统一管理使用,结余自主分配留用,超支合理分担。建立医联体内就医优惠制度。实行差别化支付。实行“开放式就医”制度。医联体不限制签约居民就医选择,签约居民采取“以脚投票”方式,可自主选择在医联体内、外医疗机构就医。二是完善财政补偿机制,放大政策导向作用。提高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提高政府购买基本医疗服务补助标准。按150-200/人天标准补助下沉专家。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基本补助项目,重点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升级、区域医学中心建设、信息化建设实施项目补助。特别是建立了医防融合项目补助制度。

(三)服务升级,构建一个闭环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早发现、早治疗、完善管理”延长服务链条,着力构建“防、医、控”服务闭环,打造整合型服务体系,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一是在预防方面,以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为重点,推动“关口前移”,建立慢性病筛查机制,实现慢性病筛查进社区。二是在分级诊疗方面,制定医联体病种分级目录,实施基层诊疗病种年度培训计划,依托医联体优质医疗资源和市级优质公卫资源,分3年对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进行强化培训,提升基层诊疗水平和首诊率。

(四)能力升级,盘活两大资源

一是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针对基层能力不足、重医轻防、医防“两张皮”等问题,积极推动医联体“双下沉”(核心医院下沉基层、市级公共卫生资源下沉医联体)和“双融合”(上下融合、医防融合),着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医防深度融合,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促进医防融合、上下融合。实施公卫资源下沉,市级疾控、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公卫机构的业务院长直接下沉到医联体,与核心医院的主管院长共同组成医联体医防融合指导中心。制定《铜陵市立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医防融合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编制《基层医务人员慢性病医防融合手册(试行)》,指导、规范基层医防融合工作实践。制定实施下沉专家工分制考核办法,从医防融合专家下沉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特色服务项目开展等方面定期组织考核评估,兑现绩效奖励,实现医防“双向激励”。二是优化服务团队。建立“1+1+N”(1个家庭或居民,1个全科医生,N个多学科专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2018年以来,铜陵市新增签约人口17042人,合计签约人口58124人,其中,无偿签约人口44206人,有偿签约人口13918人,签约率达29.52%,增长8.65%。 

安徽省铜陵市坚持“补短板,提基层,建高地”,推进建立完善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体系。通过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完善管理机制,提升核心医院医疗技术能力和医疗质量水平,为医联体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基层综合医改和分级诊疗等世行项目相关指标任务完成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底部

版权所有:国家卫生健康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

Center for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4号 信箱:cps@cpsmnh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