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
各省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 各省动态

各省动态

夯实卫生项目监管基础 强化资金监管责任落实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依托专职监管机构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

作者:阅读数:2019-09-29

2018年末,国家卫生健康委项目监管中心组织专家对河北省2013-2017年度卫生健康项目资金监管工作的效果开展了分析和评价工作。本次评价运用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科学方法,经初步构建评价指标框架、合理分类、验证和修正等环节最终构建出可量化和应用的监管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选择省本级、承德市、石家庄市和邯郸市作为评价对象,整理、分析了2013-2017年度全部的监管资料和数据;调研了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等13家项目执行单位,访谈行政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受益群众等714人,评价结果总体较好。

河北省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省卫生健康委专职监管机构的地区,近十年来在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构建和夯实项目监管基础,主动开展以资金为主线、问题为导向的资金监管工作。据统计,2014-2017年,河北省卫生健康委依托项目资金管理中心对中央转移支付的卫生健康项目、基本建设、扶贫、新农合等资金开展监管工作20余次,市、县和乡级覆盖率分别达到100%73.8%13%,涉及101个县(区)、241个乡镇(社区)、1011个项目执行机构;访谈人员1363人次、抽查记账凭证6916份、翻阅资料29433份;核查资金量133.57亿元,占当年到位资金量74.98%,发现和整改问题1651个,涉及资金9.43亿元。提高了全省各级领导和项目执行单位对项目资金监管的重视程度,积极引领和推动了项目各项任务落实。相比全国的监管工作,河北做法的主要特点:

一是构建省市级监管体系。河北省紧跟国家形势,率先成立了省级专职监管机构——河北省卫生健康委项目管理办公室,承担专业监管任务,配置23名专业人员。通过省级持续、规律的开展监管工作推进各地市级监管体系的建设,截至目前,13个设区市(含省直管区)中承德、张家口和秦皇岛3个地市设置了专职监管机构,其余地区也均在市级卫生健康委财务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负责监管工作,省、市两级监管队伍中工作经验在5年以上、财会审计专业背景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占70%以上,且在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监管经费较为充足。河北省上下联动、分工明确的省市两级项目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保障了监管工作专业、可持续性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制定和出台了包括《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工作人员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实施方案》、《监管工作考评办法》等;建立了以依法评价,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为原则的项目监督评估信息公布机制和监管结果应用机制,对项目监督评估结果进行网上公布,对监督评估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监管结果作为安排新项目和分配下一年度资金的重要依据。

三是积极探索部门管理绩效。2009年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出台的《河北省卫生厅卫生项目监管工作考评办法(试行)》中从项目监管机制、保障、结果以及效果四个维度,设立考评指标21个,指标赋分权重根据每年的工作重点和政策引导予以动态调整。对各地市的监管工作采用评分法给予量化考评。对于考评结果优秀的,从专项资金中给予5-10万元奖励,并可赴省外开展交流学习。对考评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不及时整改的通过政府层面予以通报批评。2013-2017年各地市考评结果最低分和平均分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地市间分差也逐步缩小。个别地市进步明显,如:石家庄市从2013年的第9位上升到2017年度考评的第1位。

做好卫生健康项目资金监管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具体举措,是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主体责任。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将资金监管责任层层落实,践行初心与使命,通过监管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传递了真实的信息、正确的理念和客观的事实,保障了资金使用守住底线、不踩红线、不碰高压线,提升了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目前,一方面全国大多数地区资金下达时间长、支出进度慢、支出标准不统一等老问题虽有所缓解但依旧存在;监管手段比较传统、监管方式主要依赖现场监管与评价的现象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战略部署,落实“财政事权改革与“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日趋紧迫。新形势下,构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监管工作体系,河北工作带来的启示:

一是稳定的监管体系是开展监管工作的基础。构建结构合理、上下联动、分工明确、持续稳定的监管体系是开展监管工作的基础。稳定的监管体系,才能实现有机构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方能保证监管工作专业、可持续开展。二是完善的制度建设是提升监管效率的重要前提。制度建设是管理的基础,是固化管理模式和行为的过程。纲举目张,执本末从,通过建立健全项目监管制度体系才能加强责任意识、规范监管行为、降低沟通成本,让监管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三是科学的管理技术是履行监管责任的有益支撑。卫生健康政策最终以项目的形式予以体现,因此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执行、管理和监管卫生健康项目资金是必然要求,这意味着项目资金监管工作要兼顾行政监管与专业监管,要加强监管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学研究,建立科学、可测量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四是明确的结果应用是监管责任持续履行的重要保障。监管结果的应用直接体现了监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也反映了监管工作开展的效果。根据监管结果设定奖惩措施,并形成制度长期执行,将对项目的规范化实施和管理起到推动作用和激励作用。五是开拓业务新局面是保持监管工作活力的必然要求。新形势下,首先要将监管工作定位为把好资金安排合理化、资金使用规范化、使用效果可量化的全过程管理责任关,积极、持续、全面和深入的参与预算管理的全链条,从而逐步向全方位和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过渡。其次,要加强理论和方法研究。包括:细化项目资金使用范围和支出标准;逐步建立覆盖各类卫生计生项目的指标体系等。同时,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开发现代管理工具,加强对各类卫生健康系统已有数据资源的统筹利用,在现有部分监测系统的基础上,补充或开发项目资金执行和项目绩效监测系统,实现项目全方位的动态、实时监测。

底部

版权所有:国家卫生健康委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

Center for Project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14号 信箱:cps@cpsmnhc.cn